:::

台灣的出口擴張與工業升級


  • 研討會日期 : 2003-08-05
  • 時間 : 15:00
  • 主講人 : 許松根教授
  • 地點 : B棟110室
  • 演講者簡介 : 許松根教授為Ph.D. in Regional Science,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(1981)。 現為淡江大學產經系教授及本所兼任研究員。 其主要研究領域為業經濟與政策、區域經濟及台灣的工業與經濟發展。
  • 演講摘要 : 台灣經濟發展政策原則在1960年間開始由過去的進口替代及高度管制進口的主軸,轉變為鼓勵出口。而出口擴張被認為是戰後台灣經濟發展輝煌成就的主因之一。本文擬探討既有文獻尚未探討的一個課題--即出口擴張是否有造成台灣工業升級的績效。研究步驟分為二部分:先探討出口擴張是否有促進產業成長的績效,然後才研究它是否與工業升級有關;主因是確認工業是否升級,必須先探討產業成長,因後者是前者的表徵。就前者而言,本文發現:出口擴張確實對台灣的產業成長有所影響,而且是不可忽視的變數。不過,出口擴張對產業成長的影響有時是正的,但有時是負。就後者而言,本文採用四種方式來檢視台灣的工業升級,包括Cherney教授所建議的二種--(1)工業在整體經濟的重要性與(2)Hoffman指數、(3)另類Hoffman指數(本文建議)與許松根與吳明蕙所建立的(4)工業化程度。主要發現如下:早年製造業在整體經濟的重要性確有逐年提升的成長趨勢,而1973至86年間則呈現波動但微幅成長的現象,但到了1987年以後,其重要性逐年降低。出口擴張應是這種現象的肇因之一。台灣的Hoffman指數在1971年才呈現明顯的成長趨勢,而1986年以後,其成長速度更是加快(主因是資本財產業的快速成長,而消費財產業的成長呈現停滯現象)。不過,台灣的出口擴張對Hoffman指數有負面的影響。其次,另類offman指數在1973年才開始呈現成長趨勢,之前並無長期成長的現象。再者,整體的出口擴張對台灣整體工業化的變化並無顯著的影響。台灣整體工業化的表現是在1985年以後呈現快速成長,而其成長主要是靠投資。最後,本文依據其他相關文獻及本文的發現,針對戰後台灣的工業化本身及出口擴張對它的影響,陳述一些綜合觀察。